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上周五(10月 10日)舉辦「拓展穆斯林市場: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說明會」,向超過 250 名餐飲、酒店及旅遊業界代表,介紹全新推出的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並提供交流平台,邀請已取得清真認證的餐飲業界分享經驗與心得,期望與業界攜手進一步提升香港穆斯林友善的旅遊配套,加強香港的接待能力和豐富旅客的體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旅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及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出席活動。羅淑佩鼓勵業界積極投入和參與清真認證,她在致辭時表示:《施政報告》提出的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體現政府在政策層面上的進取及積極。我們期望透過這項資助計劃,鼓勵更多業界參與清真認證,進一步提升香港的整體接待能力,鞏固香港在國際穆斯林旅遊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香港在非穆斯林地區排名躋身三甲
林建岳博士表示:在早前公布的《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之中,香港在非穆斯林地區中排名由去年的第四名攀升至第三名,首次躋身三甲,同時獲選為最具潛力的穆斯林友好旅遊目的地,這些成績全賴業界的積極參與和鼎力支持。旅發局將繼續與旅遊、餐飲及相關業界緊密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接待穆斯林旅客的水平。伊斯蘭教大教長穆光明表示:政府的措施不僅有助推動餐廳申請清真認證,更讓超過 30萬本地及訪港穆斯林,有更多元化的餐飲體驗。
今次說明會獲得餐飲、酒店及旅遊業界踴躍參與,共吸引超過 250 名代表出席。旅發局的代表亦向與會人士簡介最新推出的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以及接待穆斯林旅客線上培訓素材。多名餐廳代表也在說明會上親身分享獲取清真認證的實戰經常和心得,既有大型的酒店餐廳,也有地道港式粉麵店和海鮮酒家。
業界分享餐廳獲清真認證
南丫天虹海鮮酒家執行董事陳詠楓分享道,海島旅遊成趨勢,離島對旅客具一定吸引力,香港海鮮更是本地特色及遠近馳名的美食,但過往未有清真認證的海鮮餐廳,故萌生申請認證的念頭。她指出,其餐廳的菜餚多以海鮮熬製,構思清真菜單時會排除含豬肉、田雞等的食材,烹調的過程亦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材料,亦會不時跟師傅進行測試,解決當中的挑戰,而市面上亦有許多供應商提供清真認證調味料和醬料,故採購方面並不困難。
營運 Café Kool 的九龍香格里拉總經理謝國林形容,酒店每天都接待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旅客,包括穆斯林旅客,故希望在飲食方面滿足住客的需要。他形容在餐廳取得認證後,成功吸引更多穆斯林的旅客入住和享用餐飲,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旅客的信心。他補充,酒店會為員工們提供培訓,了解穆斯林喜好、習俗、文化等,加強接待穆斯林旅客的能力。
清真認證餐廳現超過 190 間
清真認證並非高級餐廳的專利,提供新派港式粉麵的十三姨,其尖沙咀分店早前亦取得了清真友善餐廳的認證。創辦人林惠惠說,申請認證有助餐廳拓闊客源,成功獲頒認證後,除了本地穆斯林信徒外,專程到訪的旅客也明顯增加,帶動餐廳生意增長 4 至 5%。她又指出,初時曾有疑慮餐廳能否同時提供清真和非清真菜式,但只需要規劃好工作流程,確保食材和用具分開烹調和存放,即能夠符合要求。
旅發局一直運用「認證、教育和宣傳」三大策略,與業界攜手完善穆斯林友善旅遊配套,已完成清真認證的餐廳數目由 2024 年初的約 100 間,增加至現時超過 190 間。旅發局期望全新推出的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能夠鼓勵更多飲食業界申請清真認證,為穆斯林旅客在飲食方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和體驗。由 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成功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認證費用可獲半額 資 助 ,上 限 為 港 幣 5,000 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