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學生從小認識AI的應用,浸信會呂明才小學今年率先引入Tobot智能機械人,安排了4部AI機械人分別負責伴讀、運送、清潔、接待來賓及校園導覽等工作。這是學校為期3年新發展周期的項目之一,發展目標為「善用學時,發展STREAM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期望透過創建智慧校園及多元教學策略,提升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創新與解難能力。
引入AI機器人 提高教學效能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引入的AI機械人,透過預設程序,可自動完成大量重複性日常工作。黃輝微校長指出:「機械人可以協助學校處理部分日常工作,減輕教職員的工作負擔,讓他們能更專注於教學,一舉多得。例如,機械人可以準時將平板電腦送達課室,或按預設路徑帶領來賓參觀校園景點,這些都能提升校園運作效率。另外,清潔機械人能不受時間限制在夜間進行清潔,減輕校工的工作量及體力勞動,讓他們有更多精力處理其他任務。」
學校亦於圖書館設置伴讀機械人,期望透過學生與機械人的互動,能讓他們直觀地理解AI的基本概念與原理,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發展STREAM跨學科能力及計算思維,讓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和啟發性,進一步提升學習動機。
培養學生編程與創新能力
除了引入AI機械人,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還積極開設多種與編程科技相關的課程,包括電腦科及常識科「普及性」編程教育。低年級學生以不插電編程為主,重點培養邏輯思維;而高年級學生則使用各種編程工具,學習更高階的編程技巧,啟發他們的創意。
學校亦設立了跨學科教室「呂創坊」及「呂小綠洲」,讓學生自由探索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透過親身體驗加深對人工智能的理解。
未來科技教育 智慧校園不可或缺
談到科技教育,黃校長表示學校已經投入相當資源於STREAM跨學科學習,例如開展課程,也有很多與STEAM相關的活動和比賽讓學生參加。然而,在AI學習資源方面仍處於起步階段,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她期望未來政府能加強資助,連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下一代打造一個更具創新力的未來:「學校因資源所限,較難全面推行AI教育。希望政府能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的資助,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政府可以提供更多專業發展機會,讓教師掌握AI的基本知識與教學方法,並加強社會層面的推廣,例如舉辦AI科技展覽或競賽,讓更多學生和家長認識到AI的重要性。」
未來,浸信會呂明才小學將繼續積極推動科技教育,規劃更多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坊,例如「AI數據分析」及「機器學習應用」,讓學生及早接觸高端科技知識,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學校將增設智慧校園設施,結合學科課程,全面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計算能力,包括水母館、AR牆及二樓平台的STEAM樂園等創新學習空間。
透過多元活動,學生將學習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提升學習效率,了解AI的各種應用,並享受探索編程的樂趣。學校亦將鼓勵教職員持續進修,參與AI與科技相關的專業發展課程,掌握最新科技趨勢,並將AI元素融入日常教學中,啟發學生興趣,激勵他們探索新興科技,實現師生共同成長的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