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旗下積極支援中小企「出海」及升級轉型的「中小企資援組」(SME ReachOut),近期透過「繽FUND『週』圍走」外展活動及與中小企訪談,了解中小企在「出海」方面的痛點,並提供針對性「求FUND升TECH」支援服務。根據該局調查發現,中小企「出海」三大痛點為資金不足、數碼營銷知識匱乏及缺乏智能製造技術,因此「中小企資援組」亦推出針對服務,助受困中小企解決困難。
生產力局就中小企三大痛點推支援
生產力局稱,該局「中小企資援組」透過企業諮詢服務,了解到中小企「出海」所面臨的三大痛點,包括資金和資源不足、數碼營銷知識匱乏以及缺乏智能製造技術進行升級轉型。因此,「中小企資援組」早前針對中小企在這三方的需求,分別推出「求FUND」專員及「Tech Buddy」專屬的諮詢服務,為中小企提供政府資助配對及申請諮詢,更可連線技術專家提供建議,助力中小企踏出升級轉型第一步。

博洋諮詢服務創辦人兼總裁楊侃透露,有賴「中小企資援組」所提供的「求FUND」及「升TECH」支援,從中了解到合適的政府資助計劃及在港經營的好處,最終選擇「落戶」香港,同時有幸獲邀以參展商身份參加了「中小企資援組: 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 2024」及線上線下外展活動2025:「繽FUND『週』圍走」,成功連結《知創企業家網絡》,並成為其中「企業醫生」(vClinic):「提供可以面對面直接接觸企業客戶的平台,了解現在的政府資助計劃以及如何讓中小企能夠『出海』拓展。」楊侃表示,未來計劃繼續善用「中小企資援組」免費諮詢服務,為「出海」中東市場和再度申請「BUD專項基金」作好準備。
業界樂見「資援組」落區服務
各行各業工商會代表對「中小企資援組」多項支援服務及活動亦給予高度評價。廣西香港商會會長潘家穰讚揚道:「『中小企資援組』在內地市場拓展方面提供了很多支援,以商會爲例,已有超過三十多家企業在『資援小隊』的協助下成功申請政府資助」。香港十大網商創傑會榮譽主席鄭嘉盈大讚「中小企資援組」活動貼心安排:「『中小企資援組』提供全面支援平台,除了幫助企業了解不同資助計劃,更有『TECH Buddy』及技術專家幫忙解決電商問題,包括網站建設、數據分析等有用資訊,提供一條龍服務,幫助中小企提升競爭力」。香港大中華中小企業商會市場策劃發展部主席曾憲權直言,透過參與「中小企資援組」活動,有助中小企認識政府資助計劃及資源:「通過生產力局舉辦的支援中小企相關活動,讓企業對政府支援中小企推廣業務有更深認識」。
助「求FUND升TECH」
資金不足是不少中小企拓展業務的絆腳石。爲此,「求FUND」專員提供一對一諮詢及「睇FORM」(審閱表格)服務,協助企業配對合適的政府資助計劃,針對「出海」業務拓展,企業可以考慮申請「BUD專項基金」,基金支持企業拓展至內地及海外共40個指定經濟體,尤其是有意開拓內地及東盟十國電商市場的企業,當中「電商易」計劃尤其適合。此外,企業在研發方面,亦可透過「企業支援計劃」(ESS)及「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CRS)獲得資助,其中後者可為企業提供項目開支40%的現金回贈。
專家團隊助提升競爭力
技術升級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一環。「Tech Buddy」技術諮詢服務由技術專家團隊提供初步技術方案,涵蓋電子商務、數碼營銷、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知識產權、網絡安全及ESG等多個範疇,協助中小企提升持續發展能力,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

一站式方案助提升生產力
對於製造業而言,智能製造不僅僅是提升生產效率的工具,更是香港企業通過「香港製造」品牌「走出去」的關鍵要素。目前,政府推出的「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NIFS) ,協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新的智能生產線;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NIAS) 則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策略性產業,資助企業建立智能生產設施。
生產力局稱,在全球化新時代,會繼續支持中小企發展,憑藉其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結合先進技術支援和政府的資助計劃,助力企業開拓智能生產線。此外,生產力局成立的「The Cradle – 出海服務中心」,亦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支援,涵蓋國際技術標準對接、產品本地化與國際化技術支援、知識產權管理及保護、海外法規等核心領域,助力更多企業成功出海。
中小企可透過「中小企資援組」二合一WhatsApp專線(+852 2788 6868)、電郵 [email protected] 或瀏覽網站 smereachout.hkpc.org ,預約免費「一對一政府資助諮詢」及「Tech Buddy技術諮詢服務」。